北京技术让承德粉煤灰变成宝
在河北承德市区西南17公里的滦平县付营子乡凡西营村,有一座容纳2000多万吨粉煤灰的尾矿库,占地800多亩,70多米深,为下游9个县和天津供水的滦河就在不到1公里外流过……站在库边放眼望去,黑压压的粉煤灰填满了山峦间的空隙。这是附近滦河电厂此前20多年运转的“副产品”,也是周边地区诟病多年却无可奈何的污染源。
2015年起,北京农学院专家将先进的粉煤灰生物利用技术带到了凡西营。粉煤灰与菌棒等农废结合成的新型植物营养基质,不但将二者变废为宝,还攻克了粉煤灰生物应用的难题,现已实现量产。
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北京农学院教授刘克锋研究农林废弃物生物应用已近30年。2015年7月的一天,一位在北京挂职的承德干部找到刘克锋。得知承德凡西营有巨量粉煤灰亟待利用,刘克锋十分兴奋,立即前往凡西营实地查看。“凡西营的粉煤灰存量巨大、性质稳定,是非常理想的原料。”在刘克锋眼中,发现凡西营的粉煤灰尾矿库,如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库!
随后两年中,满载粉煤灰的货车一趟趟从凡西营驶往刘克锋团队在北京农学院的实验基地。由北京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反复实验,终于在2017年成功研制出了以凡西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辅以承德废弃菌棒、秸秆、畜禽粪便、木屑锯末等农废的新型植物营养基质,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农业推广一、二等奖。
完美替换稀有资源原料“植物营养基质说白了就是一种种植土,各种蔬菜、花木,在适合的基质里直接就能种。”项目研究人员杨萌介绍,他们的产品问世前,国内植物营养基质的生产主要利用国家已禁采的稀有资源草炭,“进口草炭价格不菲,一立方米要五六百块钱。”
刘克锋团队所研发新型基质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突破性地用粉煤灰充当了基质生产中草炭的完美替代品。
杨萌告诉记者,新型基质已研发出187个品种,可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育苗、栽培、屋顶绿化、海绵城市绿地等领域,价格仅有草炭基质的一半。它们的能量有多大?“以凡西营现存的2000多万吨粉煤灰,可以生产1.2亿立方米的新型植物营养基质。用来做屋顶绿化,面积能覆盖半个北京城。”杨萌说。
全市废弃菌棒可获有效处理
承德的平泉市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香菇和滑子菇的产量均占到全国的40%,如何处理产生的大量废弃菌棒成为难题。据了解,有的农民收完蘑菇,随便把菌棒扔在地里,甚至倒进河里,直接污染了环境。事实上,不光平泉,在滦平、兴隆、承德县等多地,蘑菇都是农业生产的重头戏。
北京的技术使粉煤灰和菌棒这两样不怎么讨人喜欢的承德“特产”意外碰撞出了“火花”。杨萌告诉记者,生产1.2亿立方米的新型植物营养基质,需要消耗的废弃菌棒也多达7200万立方米,可以有效解决承德废弃菌棒的利用难题,减轻环保压力。
据了解,量产后,凡西营的新型植物营养基质已行销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远及新疆、广西。作为成功在河北转化落地的北京科研成果,项目还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资金支持。